close


  學生為老師張玉成彈歌曲《父親》。
  天山網訊(記者樊琴報道)47歲的張玉成是來自黑龍江的援疆教師。他來青河援疆既不為名,也不為利,恰恰是為了忘卻憂傷。2007年,他20歲的兒子因為抑鬱自殺了,給他的打擊是致命的。20歲,夢一樣的青春年華,卻選擇了奔赴黃泉。
  張玉成難以理解自己的孩子這樣做的原因,他更找不到孩子尋短見的理由。因為在他20歲的時候,他才只是一名鄉村民辦教員,有著如火的熱情和青春夢想。一個教師的孩子的死,在當地引起了震動,這也是他的失敗和難堪。
  張玉成沉浸在巨大的痛苦和自責里,難以自拔。
  人到中年,本該是妻兒繞膝,其樂融融的∩是張玉成卻遇到了人生的悲劇。每個人面對自己的命運,有不同的人生姿態。張玉成悲觀了,甚至是厭世的,他不知道自己的人生還有什麼意義,還有什麼活下去的價值。
  應該有三年的時間里,他就是在這樣巨大的矛盾里糾結著,難以走出兒子自殺的陰影。
  妻子害怕他真得想不開,苦勸他出去透透氣,或者換一種活法。到哪裡去透氣,怎麼去換種活法,幾十年就蟄伏在鄉村學鞋出去的機會並不多,再說,除了當教師別無長物啊!
  張玉成已感到生活的絕望,人生走到了死衚衕。
  當援疆的消息傳到黑龍江,也傳到了他所在的學校。張玉成突然有種想離開黑龍江省方正縣,到更遠地方的強烈念頭,這個念頭讓自己開始有了熱情和衝動。年齡偏大,家庭情況糟糕,援疆人員選擇中他沒有在首選之列,可是張玉成想去試試。為了這個念頭,他的生活態度開始變得積極了,甚至把自己打理了一番,當國家的需要召喚的時候,他個人的恩怨似乎開始縮小了。
  他開始奔走,像毛遂一樣來推薦自己,在他的人生閱歷中是不曾有過的,他當了這麼多年的教師,一直是那樣普通,甚至是默默無聞,他也願意這樣普通著、默默著,可是,當援疆的念頭一次次衝撞自己內心愿望的時候,他不想再默默無聞虛度下去了,他想自己的人生應該有個飛躍和提高。他需要援疆行動來改變自己,或者通過自己的援疆行動來實現自我的超脫。
  應該是超越,超越著自我。  (原標題:黑龍江援疆教師張玉成:做父親是自己一生的職業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f02cffag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